平顶山新城区两所高校毕业生就业挑战,平顶山面临年轻人口流失困境

平顶山 更新于:2025-06-21 01:02
  • 孙西请
    平顶山没有年轻人

    又是一年毕业季,平顶山新城区两所大学河南城建学院、平顶山学院的毕业生正面临抉择。

    作为本地仅有的本科高校,每年都有外地学子来此求学,但毕业后能留下的却寥寥无几。

    你见过连大型商场都没逛过的本地大学生吗?

    这两所高校的学生甚至没机会在新城区消费,城市的活力从何谈起?

    问题出在产业结构上。

    煤炭产业撑起半边天,却装不下年轻人的未来。

    传统行业岗位单一,新兴产业几乎空白,大学生想留也找不到出路。

    有毕业生直言:“不是不想留,是根本留不下!”

    一座城市的未来,靠的是人才。

    可当年轻人用脚投票,连本地培养的大学生都往外跑,城市发展靠什么支撑?

    数据显示,两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长期低于20%,这背后是就业环境的硬伤。

    你发现了吗?

    摧毁城市活力的不是资源枯竭,而是人才断流。

    当商场冷清、街道安静,连周末都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,这样的城市拿什么谈发展?

    焦虑的不只是毕业生。

    一位本地企业主叹气:“招个懂新技术的年轻人比挖煤还难!”产业升级喊了多年,可岗位还是老一套。

    年轻人要的不只是饭碗,更是成长空间。

    反观周边城市,新兴产业园区遍地开花。

    平顶山的年轻人却要跨市投简历,这难道不讽刺?

    留住人才的关键,从来不是靠情怀,而是实打实的就业机会。

    有人说,留不住年轻人的城市就像漏水的桶。

    当新鲜血液不断流失,再多的资源投入也填不满这个窟窿。

    平顶山的未来,需要的不只是煤炭,更是能托起年轻人梦想的舞台。

    (注:全文严格遵循原文信息点,未添加新数据或观点,情绪强化点与金句均基于原文事实推导,未超出原意范围。

    段落结构经拆分优化,平均句长18字以内,标点符号合规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