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时报道|河南平顶山市第三届老健会持杖健走交流活动落幕

平顶山 更新于:2025-10-18 11:40
  • 鹅汤锅

    “85岁还在抢跑道,你爸妈却连下楼都嫌累?

    刷到这条央视《夕阳红》片段时,我正窝在沙发里揉膝盖,画面里张凤英拄着那根会亮灯的小钢杖,一甩一甩把滨河大道走成T台,弹幕飘过一句“我30岁体力不如奶奶”,瞬间被戳疼。

    平顶山这场持杖健走,听着像公园晨练升级版,实际玩成了老年版“铁人三项”。

    人数比去年多了三成五,80岁+单开一组,12位爷爷奶奶全程没掉链子,最猛的85岁张凤英,每天5点先绕自家院子走30圈,再把智能手杖插进充电座——那玩意儿能算步频、算卡路里,走得慢了还会“滴滴”催命,跟外卖超时提醒一样烦。

    更离谱的是“家庭接力”。

    28组三代同堂,孙子负责冲刺,儿子管中段,爷爷压棒,终点线一碰,全家合影直接印成明信片,现场邮筒寄给未来的自己。

    我瞄见一位大爷把明信片塞进孙子书包:“等你考不上研,拿出来看看,咱家基因可不兴躺平。

    赛道外也卷。

    省运动医学的专家摆了个小课桌,免费教“怎么摔得不疼”。

    秘诀一句话:手杖别直着撑,斜45度当刹车,摔下去顺势滚,屁股着地不算事。

    底下老太太记笔记的速度,比抢鸡蛋快三倍。

    鲁山县文旅局当场拍板:滨河大道森林公园直接升级“银发健走旅游线路”,年底装完休息驿站和一键呼救,以后老头老太太遛弯,按个钮就有志愿者骑着小电驴来送水送药,比儿女随叫随到。

    数据更扎心。

    赛事结束俩礼拜,全市持杖俱乐部新增两千号人,器材店销量飙四成——老板笑得褶子开花:“以前拐杖按根卖,现在按套餐,手杖+护膝+心率带,儿女回家拎一套,比提月饼有面子。

    有人吐槽:又是智能又是旅游,还是不是锻炼?

    我倒觉得,让老人愿意走出家门,比让他们“必须健康”更实在。

    张凤英那句采访我背下来了:“我不跟谁比命长,我就想每天多看一眼沙河边的太阳。

    想想,爸妈缺的从来不是一根会算步数的杖,而是一个能让他们放心迈开腿的理由。

    年底线路修好,打算骗老妈去打卡,就说是“免费旅游+体检”,到时候我躲在一旁给她拍张照,也学人家印成明信片,背面写:

    “你陪我长大,我陪你走疯,别怂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